过年后的经济状况怎么样?穷的让人愁断肠

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已经呆在家里一个多月,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入不敷出,经济状况直线下降,那么,过年后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过年后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1、债台高筑

2、颗粒无收

3、一盆如洗

4、面目全非

5、入不敷出

6、负家小姐

7、一穷二白

8、一干二净

9、山穷水尽

疫情带来的体会感想

1、一定要坚持提升自己,要努力,要更优秀,公司裁员毫无担忧。

3、平时存款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有几笔存款真的不慌。

3、在这个大势所趋的时代,有一份网上的副业真的很重要。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疫情暴发导致中国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保持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弹力和空间依然存在,不会因为突发疫情而发生改变。全年经济受到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疫情控制的时间点。

总的来说,疫情在越短时间内控制住,我们的主动性越大。争取一季度止损,二、三、四季度回归正常轨道的主动性就越大。

如果控制不住疫情,或者疫情出现拐点就放松警惕,或者忽略细节防控,一旦疫情出现反弹和反复,对今年经济将造成更大的影响。

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但会出现行业和服务供给方式的替代。

第三产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其中涉及“吃、游、看、运、学”的行业受影响最大。

餐饮业近几年来都是一个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

平均一个季度就是一万多亿元人民币,一季度起码1/2时间不能外食和聚餐,餐饮业一季度起码有5000亿元左右的经济损失。

旅游、电影、酒店、影视等行业遭受重创,展览、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都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第三产业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包括在线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游戏、物流快递将呈爆发式增长。

第三产业虽然受影响最严重,但其中有些行业具有代替性,特别是服务方式、购买方式变化会使一些行业服务供给方式出现代替性。

这一次疫情改变了人们的购买和消费方式,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行业,而有些行业则会逆势而上,比如快递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

快递物流行业在春节期间短暂休假后,目前基本恢复正常运营,更大的消费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增长会更快。

因此,疫情即便是在中期得到抑制,第三产业下降幅度也不会太大,因为人们的消费需求总体上是平衡的。

最艰难时期“灰犀牛”冲击经济循环

这次疫情,很容易让人忽视中国经济所处的宏观背景。

有些人拿非典时期的经济状况相比较,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但是,中国当前所处的宏观背景与非典时期是完全不同的。

非典时期,经济处于强大的上升周期,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国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中国外贸出口扶摇直上,制造业突飞猛进,城市化一日千里,房地产、股票市场水涨船高,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彻底释放。这波景气周期,很快烫平了非典带来的2%左右(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损失,此后经济规模及增速一年一个台阶。

如今中国面临的宏观环境完全不同,下面,我们看看这次疫情对宏观基本面可能造成的脉冲。

国内来说,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左右出现拐点,之后持续下行,到2020年GDP增速降至6.1%。去年底,经济学界在争论2020年经济增速是否“保六”的问题。

非典时期处于上行周期,当年GDP增速达10%;如今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GDP增速在6%左右徘徊。这次疫情对经济增速的打击在短期内应该是明显的。

经济下行的同时,还要关注CPI。

受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下半年CPI快速上涨,在11月、12月已达4.5%。其中,猪肉、羊肉、牛肉价格上涨幅度大,食品价格上涨明显。

春节期间,受春节及疫情防控叠加影响,物价延续上涨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明显,今年1月的CPI数据将比较难看。

假如未来十天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企业延期复工,产能恢复难度将大增,春节期间的物资储备将耗尽,大概率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届时,物价上涨将不可避免,将直接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国人财富遭遇损失。(注意,以下分析的假设是,未来十天内疫情未出现拐点)

经济下行与物价上涨叠加,构成了滞涨风险。我们需要谨防,这次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脉冲——滞涨风险。

去年,一位经济学家说拿掉猪肉便是通缩,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争议。这位经济学家犯了一个经济学的常识性错误,即传递效应。猪肉价格上涨会引发替代品,如牛肉、羊肉及其它食品价格上涨。经济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网络系统,不能单独将猪肉拿出来看问题。

但其实,我理解,这位经济学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他其实想说的是,经济形势严峻,不要因为猪肉涨价而掩盖了“通缩”事实。

这其实是一个表达上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一种观点是用通缩来表达经济衰退,或者说通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这种表达方式容易导致认知混乱。

其实,准确的理解是滞涨,即CPI上涨,物价上涨,表现为通胀;PPI下跌,投资和产能缩减,表现为衰退。

滞涨,是一种令人头疼的经济问题。任何扩张性或紧缩性的政策,都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加重危机。中国长期以来依赖于扩张性政策,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我们最需要避免的便是经济滞涨。但是,长久的凯恩斯式经济政策往往是滞涨危机的根源。

在滞涨基本面下,两大螺旋——通胀螺旋、债务螺旋,可能冲击正常的经济循环,带来经济衰退甚至萧条。

一是通胀螺旋。

什么叫通胀螺旋?

之前有一个经典的段子:米粉店老板涨价,客人问米粉为啥涨价?老板解释说,猪肉涨价了,成本增加了。走到隔壁发现理发店也涨价了,老板解释说,我要去隔壁吃猪杂米粉,我的生活成本增加了。

客人回到公司要求老板涨工资,因为吃米粉、理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了。公司老板提高了产品价格,因为用工成本增加了……

如此反复循环,构成通胀螺旋。一项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会引发替代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波及整个经济面,并引发价格螺旋式上升。

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无解,只要供给增加,比如猪肉在今年内产能恢复,价格则会自动平抑,自然可瓦解通胀螺旋。

通胀螺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按照弗里德曼“通胀是货币现象”的主张,造成通胀螺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这才是风险所在。

抗战期间,中国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总裁张嘉璈是亲身经历者,他后来写了一本书《通胀螺旋》回顾了这段历史。他认为,为了抗战不得不大规模发行货币,引发了不可逆的通胀螺旋,而河南旱灾及大饥荒不过是导火索。

如果未来十天战“疫”未取得关键性胜利,那么节后恢复产能将非常被动。我们需要警惕,这次疫情导致产能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可能引燃“货币之火”(如1970年代美国滞涨危机中,石油紧缺不过是导火索),进一步触发通胀螺旋。

为什么石油、食品等短缺可能引燃“货币之火”?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当物价上涨时,人们手上的货币贬值,纷纷开始寻求避险商品及资产。比如,疫情期间,人们担心短缺或物价上涨,恐慌性采购并大量囤积生活物资。有些人一次性采购了半个月的需求量。

如果物价持续上涨,人们的担心货币贬值,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商品市场、投资领域。美国滞涨期间,大量货币流入大宗商品领域。

这相当于把国人储蓄的或窖藏的钱掏出来了,这些仓皇避险的货币到处流窜进一步推高了通胀。

二是当物价上涨时,货币贬值,人们更可能会加大借贷,加剧货币流通及通货膨胀。

为什么?

因为当通胀发生时,对负债方是有利于的,负债方相当于“借多还少”(货币贬值)。人们更倾向于将货币花出去,甚至借款消费或投资,以换取更“值钱”的商品和资产。

美国滞涨期间就发生这种情况,商业银行的信贷越供应越紧缺,很多人扩张信贷消费和投资。2020年,我们努力避免非洲猪瘟成为通胀螺旋的导火索。2020年,更要避免新型肺炎演变为通胀螺旋的导火索。

二是债务螺旋。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并不是需求层面,而是供给层面。毕竟,供给创造财富(参考萨伊定律,注意容易误解)。当然供给也创造危机,如货币供给过多,技术创新不足。

这次疫情是黑天鹅与灰犀牛的结合体,属于“灰天鹅”或叫“黑犀牛”。因信息失真导致市场失灵,这只灰犀牛突然演变为黑天鹅。目前,我们已经历了黑天鹅的突然袭击。

接下来,尤其是节后,经济系统将接受灰犀牛的势能冲击。我们需要防止经济循环的断裂,尤其是现金流和供应链的断裂。

最容易引发危机的是现金流断裂,触发债务螺旋。

债务螺旋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来的。这位曾经最富有的经济学家在大萧条时破产,后半生一直被债务与疾病折磨。

费雪根据自身经历及学识,在最糟糕时期撰写了《繁荣与萧条》(193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债务螺旋的力量,很好地解释了大萧条的成因,即经济系统为何会断裂,市场为何无法自愈。

债务螺旋,是一种越是去杠杆、杠杆率越高的现象。

简单理解就是,负债累累的你,面对经济下行、现金流紧张,试图甩卖资产或存货以清偿债务;怎料,资产或存货甩卖引发资产或商品价格下跌、银行授信额度下跌;价格下跌导致利润下降,授信额度下降导致银行抽贷、贷款下降,甚至引发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危机。

过去十多年,中国企业及家庭负债率不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中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脆弱性及负债问题已引发一定的风险。

2018年,中国强力去杠杆,部分企业便遭遇债务螺旋,商业银行抽贷,供应商追讨货款,杠杆越去越多。海航等个别企业至今还在甩卖资产试图度过债务危机。

2020年,中国叫停了各项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决定。这也是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脆弱性。

这次,企业可能承受三波经营压力:

第一波是疫情期间,餐饮、旅游、娱乐场所等关门歇业,无营收,面临支付工资、租金的压力。

第二波是假期延长期间以及严禁复工期间,大部分企业及工厂都无法开业复工,无营收,面临支付工资、租金、利息、交货及现金流的压力。

第三波是正月十六后,这才是真正的冲击。

假如疫情未迎来拐点,企业复工将进退两难,未能及时复工的企业面临支付工资、租金、利息、交货、现金流压力,以及客户流失的问题。

及时复工的企业也可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如今的劳动力市场,不再是非典时期的人口红利时代,招工难可能导致企业产能恢复困难、交货推迟、客户流失。

所以,产能若不及时恢复,最终加剧企业现金流枯竭及负债率上升。一旦企业大面积陷入债务螺旋,整个经济系统将遭遇重创。

有些企业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比如违规提前开业,变相降低工资,裁员等等。去年开始,中国就高度关注失业问题。事实上,失业率上升是经济滞涨的重要特征。

企业倒闭、变相降低工资或裁员,都将降低家庭收入和消费需求,还可能加剧家庭债务(房贷压力),从而打破经济的正循环。

为什么要如此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是通胀螺旋和债务螺旋是滞涨内在机理,前者揭示物价上涨、国民财富缩水,后者揭示市场崩溃、经济衰退。

如此,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既要防止疫情触发通胀螺旋的阈值——复产困难,供应紧缺,引发“货币之火”,又要防止触发债务螺旋的阈值——复产困难,现金流枯竭,债务攀升,从而避免可怕的滞涨危机。

如何用四个字形容你过年后的经济状况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左手网 立场

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你的每次转发朋友圈,我都认真的喜欢!!!

发表评论

左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