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次潜射核弹测试 10天内可打败邻国
在2020年1月19号以及1月24号印度两次成功测试潜射弹道导弹K-4(具备核打击能力),该型潜射弹道导弹是K-15的次代型,射程可超3000公里,具备中程核打击能力,此后印度还会发展射程更远的K-5潜射核弹。
而就在K-4试射不久之后,印度总理莫迪在1月28日发表言论,印度有能力在10天内打败邻国巴基斯坦。莫迪此番言论显然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实际上在去年爆发空战吃瘪以后,印度总是会释放一些军事威胁言论刷存在感。
而至于10天打败邻国这种言论显然幼稚不堪,同为拥核国家,还存在打败与否?只存在打多久谁的损失更大而很难出现绝对的结果。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2020年南亚次大陆的军事冲突可能性依然很高,印度的各种举动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邻国巴基斯坦。图注:印度总理莫迪印巴矛盾的起因
印巴矛盾的祸根在于1947年6月蒙巴顿提出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对于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规定克什米尔地区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谁,或者可以自治,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时的土邦王是印度教徒,而绝大多数的人却愿意加入巴基斯坦,这就是矛盾的开始,过去70年,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南亚次大陆印巴两国最深的矛盾。图注:印度阅兵式上的歼敌者号核潜艇模型
印巴战争一般指爆发在1947、1965以及1971年的三次大规模军事冲突,实际上除此之外,印巴在1989年、1999年、2020年均爆发过备受关注的军事交火,零散的冲突更是数不胜数而这一切都是围绕克什米尔展开的。
在第一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方面主动出击,但是结果是双方都没有吞下克什米尔,而且造成了部分区域因为印巴分区占领,让克什米尔地区丧失了独立性,这也就造成了潜在的战争风险。
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因为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库奇兰恩地区哨所互袭演变成了全面战争,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给印度军队当头一棒,激起了印度的连锁反应,印度发动了对巴基斯坦本土的打击,而最终以巴基斯坦的胜利而结束,这一次印巴战争让南亚次大陆的势力更加复杂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介入了进来。第三次印巴战争,可以说对于巴基斯坦造成了沉痛打击,东巴基斯坦独立。图注:歼敌者号试射K-15潜射弹道导弹
印巴两国的未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是复杂且难以调和的,围绕克什米尔问题,两国依然存在爆发大规模战事的可能。
尤其是在印度军事力量愈加强大,巴基斯坦应对之策不多的情况下,印度可能会采取更加激化矛盾的政策,来逼迫巴基斯坦就范。图注:印度空军订购的“阵风”战斗机
虽然巴基斯坦海陆空三军实力不如印度,但是目前印度的武器装备也并非完全压制巴基斯坦,以空军为例,巴基斯坦目前大概有350架作战飞机,除了比较新的85架枭龙,其装备的70多架F-16也算是比较新的版本。
而印度虽然有近600架战斗机,但是除了249架苏-30MKI和十几架LCA光辉战斗机,印度的其他作战飞机老化十分严重,可见印度虽然有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印度一旦招惹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会毫不留情地做出反击,可以说,印巴的未来充满阴霾,这对于印巴两国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印度作为南亚大国三面环海实际上其战略应该去着重倾斜印度洋,在陆上边境制造矛盾,根本就不符合印度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