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疫情致1亿人陷入赤贫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获悉,目前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其已经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了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领跑全球。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
记者9月6日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获悉,目前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其已经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了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领跑全球。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生物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这个临床精准诊断的“探照灯”,率先提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这个重症患者救治的“压舱石”,率先研制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个治疗新冠肺炎的“金钥匙”,率先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这个决战决胜疫情的“杀手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家队”,受邀参与这次服贸会的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中国生物抗击疫情的这些重磅成果实物,全部亮相于本次服贸会。
在全球都被新冠阴霾笼罩的背景下,疫苗的研发进展可谓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同时在研。在迈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六款中国疫苗中,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试验阶段,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各项进度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次服贸会上,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以主咖身份首次登场,参观者可与新冠疫苗实物近距离面对面。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在北京和武汉的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两个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此外,被誉为治疗危重患者“金钥匙”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服贸会上更是得以首次公开亮相。以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疫情防控的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及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突发疫情救治危重患者过程中,全都发挥了作用。
目前,中国生物在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生产等各方面实现领跑,中国生物《应对新冠疫情关键疫苗的研制及产业化平台》创新案例也入选本次服贸会的中国服务示范案例,展示了中国实力,分享了中国经验。
对于无法莅临现场的公众来说,扫描相关二维码即可进入服贸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云上展厅,在线感受其战“疫”成果。
一、北京:国产新冠疫苗“服贸会”首次亮相
2020年9月6日,正在北京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国产新冠疫苗首次亮相,引发关注。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展出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目前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科兴展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目前也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二、国产新冠疫苗实物首次亮相,最快年底上市!打两针要1000元?卫健委已表态
在9月5日-9日于北京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在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参展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拿出承研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以主咖身份首次惊艳亮相,引来全场关注。
两个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据环球时报报道,参展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目前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均全球领先。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罗林云介绍,如果试验顺利,疫苗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于北京和武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两个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卫健委:新冠疫苗只能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
对于大家关心的疫苗注射和价格问题,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今年8月接受光明网采访时曾透露,一针疫苗剂量是4微克,打一针疫苗,保护率大概是97%,打两针疫苗,保护率能达到100%,新冠灭活疫苗上市后,价格预计几百块钱一针,如果打两针的话,价格应在1000块钱以内。
刘敬桢还透露自己已经接种了疫苗,“我打了两针新冠肺炎疫苗,没有不良反应。”
对于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定价,8月22日,央视财经播出的《对话》栏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郑忠伟透露,新冠疫苗属于公共卫生产品,其定价不能以市场的供需矛盾作为定价依据,只能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不是说企业不能有利润,而是以成本来核定你的适度利润或合理利润,未来这是第一个原则”。
“在这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肯定比刘总(刘敬桢)说的低。”郑忠伟表示。
谁该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9月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世界各地的卫生专家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以确定哪些人需要率先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据参考消息援引埃菲社华盛顿9月3日报道,论文作者表示:“当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被研制出来后,供应稀缺将不可避免。”他们指出,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各国政府和制造商本身“已经面临如何在所有国家分配这些疫苗的问题”。
该论文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与卫生政策系主任伊齐基尔·伊曼纽尔牵头。
伊曼纽尔说,“按人口分配疫苗的想法似乎是一种公平的策略”,但实际上“我们通常会根据某地的受灾严重程度来分配物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衡量苦难的首要标准应该是疫苗能够避免的过早死亡人数”。
论文指出,虽然在制定统一和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苗分配框架方面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已经出现两个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卫生工作者以及65岁以上人口等高危人群应率先接种,而世卫组织则表示,各国应当获得与其人口相称的剂量。
伊曼纽尔认为,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策略都具有“严重缺陷”。
报道称,19名全球卫生专家提出了一个分三个阶段进行、名为“公平优先模式”的疫苗分配计划,旨在减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过早死亡和其他不可逆转的健康后果。
伊曼纽尔的团队认为,“预防死亡,尤其是预防过早死亡尤为迫切”,这也是这一模式第一阶段的重点所在。每个国家通过计算“损失岁数”来确定新冠肺炎过早死亡标准。
报道指出,到了第二阶段,论文作者建议将整体经济的改善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防止人口陷入贫困作为考量依据。
报道还指出,在“公平优先模式”第三阶段,将优先考虑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但最终所有国家都应该获得足够的疫苗来预防感染,为此估计需要60%至70%的人口具有免疫力”。
不过,世卫组织的计划是,先让3%的人口接种疫苗,然后按照人口比例进行分配,直到所有国家有20%的人口接种疫苗。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环球时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
三、“有权有势不如有抗体”,服贸会“网红”国产新冠疫苗成为市民打卡地
在全球新冠疫情阴霾笼罩的背景下,疫苗的研发进展始终备受关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作为生物医药“国家队”,受服贸会之邀参与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其承研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也首次亮相,引来全场关注。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国药集团展台看到,虽然天气炎热,人们对新冠疫苗的好奇和热情不减,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人拿起疫苗与之合照,仿佛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点。
在本次服贸会中,国药集团集中展示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围绕诊断、治疗、预防三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生物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这个临床精准诊断的“探照灯”,率先提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这个重症患者救治的“压舱石”,率先研制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个治疗新冠肺炎的“金钥匙”,率先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这个决战决胜疫情的“杀手锏”,率先建成疫苗”兵工厂”,率先获批疫苗紧急使用。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被誉为治疗危重患者“金钥匙”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曾在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及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突发疫情救治危重患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有权有势不如有抗体,是不是?你看一些国家关注疫苗的研发,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是选票。中国人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是疫苗是否安全有效。”中国生物的总法律顾问、纪委书记周颂向记者表示。
目前,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全面领跑全球。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于北京和武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两个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记者专访周颂,揭秘决战疫情的“杀手锏”疫苗的最新情况。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目前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上市?
周颂:目前三期临床试验的进度和效果好于预期,乐观的话,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可以实现正式上市。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疫苗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紧急使用,哪些人群接种了?
周颂:国家有相关紧急使用的机制和政策文件,符合政策文件的人群是可以进行紧急接种的。
人群包括这几类:第一类是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疾控中心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是高风险暴露人员。
第二类是我们的外交外派和中资企业出境的一带一路建设人员,包括留学生,他们去往海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也需要得到保护。
我国海关边检人员、公共交通工具的机组和乘务人员,还有城市一线生活服务保障人员等等,都属于紧急使用的人群。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目前接种疫苗的人群有什么不良反应的反馈吗?
周颂:目前紧急使用人群其实样本量是非常大的,两句话是可以肯定的说:第一句话叫无一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还有一句话叫无一人感染。
后半句话指的是,已经紧急使用完疫苗、去到海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那些人,无一人感染。实现零感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记者: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会影响疫苗研制吗?
周颂:目前老百姓也都在关心病毒变异的情况,的确如此,目前我们国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在监测着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目前也的确出现了几种亚型的变异。
好消息是,在7月中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经拿新冠灭活疫苗与这些病毒做了交叉中和实验,这些病毒包括俄罗斯、美国、奥地利、英国的病毒株,以及我国北京新发地的病毒株。
交叉中和实验显示,新冠灭活疫苗是百分百可以中和这些病毒的,可以不用过度担心病毒的变异情况。
疫苗正式上市以后,还会进行相关的监测观察,包括免疫程序等等相关的探索和完善,以最大限度、最好地去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听说巴基斯坦已经率先预定了疫苗,今后咱们的疫苗会投放海外吗?
周颂:中国曾明确表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所以作为中央企业,有4个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国际责任,所以义不容辞。
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向中国提出了采购意向和需求,的确如此,目前跟我们谈的已经有三四十个国家,不仅包括巴基斯坦,还有很多其他国家。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已有超过30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有9种新冠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而在这9种疫苗中,有3个来自中国。您怎样评价中国在研制疫苗方面的整体情况?
周颂:目前中国的疫苗研发具有先行优势,有制度优势,也有技术优势,走在了全球前列,跑出了中国加速度。
目前按照国家的部署安排和法规要求,以及国际通行惯例,灭活疫苗可以进行紧急使用,部分人群得到了抗体免疫的保护,这就是中国的四个自信,这就是对中国人民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最好体现。
四、疫苗可期!全球9种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3个来自中国
9月4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全球已有超过30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有9种新冠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健康时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9种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中,有3个来自中国,分别是国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院的灭活疫苗、科兴生物开发的灭活疫苗以及陈薇院士团队开发腺病毒载体疫苗。
国药集团&中疾控病毒所:灭活疫苗
6月28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当天,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启动。
9月5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也首次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罗林云向媒体介绍,中国生物目前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有两个品规,一款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另一款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目前,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试验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展开,已入组接种达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115个国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科兴中维生物:灭活疫苗
6 月 15 日,科兴生物发布公告称,由旗下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克尔来福” Ⅰ/Ⅱ 期临床研究揭盲,初步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截至目前,I/Ⅱ 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共 743 人已全部完成接种。同时,科兴生物将在中国和巴西圣保罗州两地同期开展 Ⅲ 期临床试验,以扩大受试者的规模。
7月7日,科兴生物宣布巴西国家监管局已于7月3日批准使用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这项研究将招募近9000名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位于巴西几个州的12个临床站点的COVID-19专业场所中工作。
9月5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也展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预计试验顺利的话年底即可上市。
军事医学研究院&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
7月20日,《柳叶刀》发布一篇介绍了来自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和康希诺生物公司联合开发的Ad5-nCoV新冠疫苗的II期临床结果。结果显示,这款候选疫苗同样具有安全和有效性,能够诱发免疫反应。此前,这款疫苗的I期临床结果已在《柳叶刀》上公布。
目前,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经进入三期国际临床试验阶段,8月11日更是获得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专利。
五、新冠灭活疫苗 国内上市可期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防护服是医护人员对抗病毒、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盔甲”。今年4月份,国内首款可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正式面世。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一层服贸会综合展区公共卫生防疫专区看到,这款由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防护服也闪亮登场,其透湿量更好,断裂强力更强,出厂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可重复使用。
据邦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材料组成方面,改变了传统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单层无纺布覆膜材料,这款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外层机织布、聚氨酯生物阻隔膜中间层及内层经编布组成,“我们改变了传统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单层无纺布覆膜材料,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三层复合材料组成,满足耐洗涤性要求,有较强的物理机械强度,抗破损能力强。”
在生产工艺方面,改变了传统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一次性不干胶贴工艺,采用门襟处尼龙搭扣密封工艺,可保证在重复使用清洗后,仍能达到密封效果。上述负责人介绍,这款防护服的服装结构也改变了传统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外贴条结构,采用内压条、气密拉链、双袖口及双裤口设计,提高了产品整体的防护密合性。此外,还新增了专用洗涤次数记录标识,可追踪产品的使用情况。
在不同的场景下,这款防护服的可重复利用次数也不同,“比如在医院内部的病房里可重复使用10次,在疾控系统从事采样工作则可以重复穿20次。”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这款可重复利用的防护服已经在多省市使用,“由于可以重复使用,一件相当于10件一次性防护服,这就大大降低了防疫物资储备库所占面积,在减少储备成本的同时也可减少医疗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
新冠灭活疫苗 国内上市可期
我国目前已有4款新冠病毒疫苗开启国际Ⅲ期临床试验,部分试验将在9月初完成首轮接种。北青报记者昨日在服贸会综合展区公共卫生防疫专区看到,有两家企业带来了研发的新冠疫苗。
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展区,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磅推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围观。中国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全面提速,已经先后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启动,疫苗最快年底可上市。
在旁边的北京科兴中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展区,也展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据现场负责人介绍,盲试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全部Ⅱ期试验预计将于2020年底完成。目前,公司正与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积极推进Ⅲ期临床研究。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克尔来福”疫苗有两种包装。现场负责人介绍,预充注射器包装使用便捷,但运输成本较高,适合具有经济条件的地区使用;西林瓶包装提升空间效率,节省运输成本,更经济实用。
中医药论坛发出倡议 成立名医故里联合体
2020年服贸会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昨日召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论坛上倡议成立中医药名医故里文化传播与国际产业联合体,并宣读倡议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打造全球卫生治理的国际公共卫生产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提出此次倡议。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在致辞中表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类所共有的传统医学在今天仍然能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用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如何把中国传统医药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去有效吸收全世界丰富灿烂的医学文化。中国中医药和其他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和医药体系要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和交流,培育新文化,去发现有助于健康改进的治疗手段和保健手段。”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左手网 立场

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你的每次转发朋友圈,我都认真的喜欢!!!

发表评论

左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