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是什么生肖(如影随形猜十二生肖)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电影与文学无疑关系密切。文学对于电影甚至有一种始源性的意义,立足于文学的影视文学剧本总是被称为“一剧之本”。而由于文学的强大、悠久和深厚,电影的后进、现代甚或后现代,两者的关系亦颇微妙,某种“话语权”之争亦在所难免。

当过电影局局长的著名老编剧张骏祥先生说过,“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第四代导演谢飞则自谦说,电影导演没什么了不起,他只是把剧本给影像化了而已。由此看来这两者不仅是话语权之争,而且是有一种渊源性、天然性的,类似于母体和再生体的关系。

虽然电影与文学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对于从文学改编的电影来说,文学中原先所蕴含的哲理、基本的情节关系、人物内涵及关系等,无论影像化得成功与否,都先于电影而奠定在文学原著中。文学对电影的渊源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但文学与电影显然又不是一回事。两者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源于传达媒介的不同。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文字语言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马赛尔•马尔丹所指出的“文字与它所表明的事物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差异”,这是指文字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形成了一种深度空间。而电影的传达媒介是直观地运动着的影像,影像与表意之间具有直接性。 (摘自陈旭光《文学、电影及新力量导演散论》)

材料二:

剧本的好坏是一部电影的根本。有的时候,一个细节的疏忽、一句对话的穿帮、一件事情或一种命运的逻辑扭曲或断裂了,都会瓦解我们对整部电影的信任。故事如何层层推进,人物命运如何合理地转折,时代背景、风俗人情如何交代,说出来的部分如何与沉潜在底部的、沉默的部分对话,这是艺术的匠心,也是电影的光彩所在。假若无视这一艺术根本,电影就会只剩一个技术的空壳。

导演和制片人都太迷信资本的力量,缺乏艺术的专业精神。诚然,资本对于电影工业走向成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电影艺术面前,资本常常是无能的,至少它不能替代一切。比如,当下很多电影人把明星阵容看得比电影质量更重要,但一大批明星挤在那里,电影也未必成功。真正有自信、有能力的导演,是可以培养和塑造新演员的。张艺谋当年可以把戏剧学院的学生(巩俐、章子怡)培养成电影明星,现在好像大家都不太相信新面孔了。又比如说宣传,很多电影都是狂轰滥炸式的,通过各种买版面、买票房,以为宣传比内容更重要,票房比口碑更重要,只记得电影是商品,而忘记了它还是一门艺术。

一部电影有没有艺术的原创精神、专业精神,专业观众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细节是否有漏洞、场景是否真实、道具是否讲究、对话是否准确、心理铺垫是否充分、故事逻辑是否成立,等等,都是需要打磨的,这就叫专业精神。李安导演在电影艺术方面真的是追求精益求精。像《色戒》这样的电影,它不单还原了那个时期民国生活的质感,关键拍得如此细腻,为了找寻那种时代的感觉,电影里面出现的电车,他是按当时的尺寸做的;车牌大小也是按当时的样式做的,这就叫专业精神。当一个导演愿意做这种案头工作、花这种笨功夫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导演身上有一种艺术抱负和艺术雄心,也有一种要拍精品的意识。既重视电影物质层面的精心设计,也重视电影精神空间的开创,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和综合,让观众在黑暗的影院里真正感受何为有创造性的梦幻艺术。

价值观的空洞和混乱。很多中国导演根本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要在电影里表达什么,一个导演固然不能用他的电影生硬地诠释思想或者精神,但又不能没有思想和精神,而是要通过独特的形象和艺术语言来完成对这种思想和精神的呈现。电影《血战钢锯岭》(美国/澳大利亚)主题鲜明,导演可以把一个不摸枪、不开枪、不杀人的人,塑造成电影里的英雄,而且通过情节铺垫,让我们觉得这个英雄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电影取消了价值追求,导演不再通过艺术来出示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态度,不思索人类的命运和境遇,也不再背负艺术探索的重负,电影势必沦为光影技术空泛的载体,或者只是生活的小甜品,这就和电影诞生之初的艺术理想背道而驰了。

(摘自《文艺争鸣》,《中国电影的繁华与空洞》)

材料三:

把好的小说改编成好的电影,对于每一位导演都是挑战,这个挑战是,如何在那个小说“好”的基础上做出独属于电影的“好”。电影是直接的艺术,直接触动我们的身体感受,它是身体艺术,同时也是情感和精神的艺术。这种情感与精神方面的追求跟小说是共通的。小说和电影的共同处在于要达到与受众的结盟。小说家要和他的读者、电影要和它的观众凝结成一种“情感共同体”。换言之,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小说家和读者、导演和观众在情感上要达到共鸣和共振。好的电影和好的小说要有和观众/读者共情的能力。如此,小说才会是好的小说,电影才是好电影。假如你是一个病人,假如你真的生活在与病魔搏斗的旋涡里……电影《我不是药神》设身处地,把这个时代我们作为人的为难,人的遭际毫不遮拦地表达了出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观众愿意去看这部电影呢?是电影作品内部蕴含的现实感,是它切实的表现能力。它表达的东西与我们感受到的东西之间有共通,既没有拔高,也没有降低,它触到了这个时代人的“情感点”,从而,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万千观众在不同的电影院里共同动容,唏嘘,落泪,凝结成了属于中国人的“情感共同体”,那是属于中国的此刻,也是属于我们的电影时间。 (摘编《如何建立情感共同体——关于“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生成与转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与文学关系密切而微妙,文学的强大、悠久和深厚,电影的后进、现代甚或后现代使得两者的话语权之争不可避免。

B.文字语言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直接的,影像与艺术形象之间具有间接性。两者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源于传达媒介的不同。

C.当下很多电影人把明星阵容看得比电影质量更重要,是因为往往观众只认明星,有强大明星阵容的电影更容易成功。

D.导演通过艺术来出示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态度,思索人类的命运和境遇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所以没必要加强光影技术方面的进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文学改编的电影,是将文学中原先所蕴含的哲理、基本的情节关系、人物内涵及关系用影像的形式转化而来的,所以文学对电影的渊源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B.剧本的好坏是一部电影的根本。只有重视这一艺术根本,电影才不会只剩一个技术的空壳。

C.一部电影有没有艺术的原创精神、专业精神,专业观众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作为电影人,只要重视电影精神空间的开创,就能让观众在黑暗的影院里真正感受何为有创造性的梦幻艺术。

D.一个导演既不能用他的电影生硬地诠释思想或者精神,也不能没有思想和精神,而是要通过独特的形象和艺术语言来完成对这种思想和精神的呈现。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导演没什么了不起,他只是把剧本给影像化了而已,剧本的好坏才是一部电影的根本,所以只要剧本好,不愁拍不出好电影。

B.86版《红楼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既源于有好的剧本,也源于导演有专业精神、独特的价值观等各种因素。

C.电影《血战钢锯岭》主题鲜明,通过独特的形象和艺术语言来完成了导演对自己思想和精神的呈现。所以一部影片好不好,导百思特网演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最重要。

D.电影《亲爱的》是一部以真实的社会基体为原型,反映“打拐”题材的电影。影片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与观众产生了共情。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拍出一部好电影。(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风 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多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噘噘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年轻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九月己酉,上面定勋臣爵邑。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等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遂皆悦服。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日:“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百思特网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B.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C.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D.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爵邑,指爵位和食邑。《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万户侯即拥有食邑一万户的侯爵。

B.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五谷之神。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在“执干戈以卫社稷”中即是此意。

C.少师,官名,春秋时楚国设置,为辅导太子的官员。北周以后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多为大官的加衔。

D.炀帝,是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炀、幽为恶谥,文、灵为美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宗即位后确定诸将功劳,李神通认为自己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功劳最大。而太宗认为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功劳应该在李神通之上。

B.太宗认为,选用人才如同选用器具一样,取其长处就可以了。大臣推荐人才,应该担心自己不能识别人才,而不应该诬蔑当代的人。

C.太宗认为自己的弓箭优良,但是造弓的工匠却指出这些都不是好弓。太宗从这件事情当中悟出了道理,于是多次接见官员,询问民情与施政情况。

D.太宗的神采英武刚毅,大臣见他时手足失措。于是太宗每次见人奏事,都对他们和颜悦色。他也要求大臣们以前人为戒,敢于直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

(2)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14.曾巩在《唐论》中说:“(太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太宗身上的哪些品质使他能够开创“贞观之治”?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③,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藤床纸帐”:“藤床”,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②“吹箫人去”:出自《列仙传》,写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③“一枝折得”: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赋诗以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从这首词的小序看,词人似乎在咏梅;然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丈夫赵明诚深切思念。

B.词一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醒来,心中有说不尽的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基调。

C.“沉香断续”二句,写词人只有玉炉相伴,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而词人无心再续,心情如水一样平静。

D.“梅心惊破”句,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用一“惊”字,将梅花开放时的形态和神情都活现出来。

16.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中“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防范之严的两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来,”累丑”一词走红网络。何为”累丑”?网友称,”累丑”就是短时间内五官没有变化,体重没有变化,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熬夜、加班、高强度劳动、没有良好的休息后,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枯草一样被吸干的丑感。

有人质疑,”累丑” 不就是”憔悴”吗,并因此痛批网友的词汇如此匮乏,简直是语言文化的退步;也有人为”累丑”声援,称其“太形象了!是超越语言、充满故事质感的表达”。

在专家看来,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和淘汰是语言的正常新陈代谢。流行词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百态,充满时代感。《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曾表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与符号,社会生活是其内核。社会在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

“累丑”的魅力在于其充满故事质感。憔悴未必丑,只表示一种面容状态,可以与疾病、饥饿等诸多原因相关。而”累丑”,讲出了憔悴的原因和憔悴的后果,暗含了人们面对生活的重担时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与病痛饥饿无关。

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更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值得警惕的是,当过度游戏化、极端化的网络语言泛滥,青少年群体很容易被”流行”裹挟,丧失对真正美的语言文字的体认和感知。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9.下列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词走红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B.伴随着新词的走红,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而来。

C.新词走红的同时,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升温。

D.伴随着新词的走红,随之升温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予以修改。(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 )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 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 )得下。可是势力一变,( ),缩成一小团。到( )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 ③ 。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互助 收容 树倒猢狲散 极致

B.互助 包容 树倒猢狲散 极端

C.救助 收容 墙倒众人推 极致

D.救助 包容 墙倒众人推 极端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材料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在苏联莫斯科大学的讲话

材料三: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陈独秀《敬告青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党的创始人对青年的期望,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A B.“文字语言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直接的,影像与艺术形象之间具有间接性”错误,张冠李戴。材料一第四段的表述是“文字语言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是直观地运动着的影像,影像与表意之间具有直接性”,该选项将两者关系颠倒了。

C.“有强大明星阵容的电影更容易成功”错误。由原文“当下很多电影人把明星阵容看得比电影质量更重要,但一大批明星挤在那里,电影也未必成功”可知,原文说的是“一大批明星挤在那里,电影也未必成功”。

D.“没必要”过于绝对。由材料二“导演不再通过艺术来出示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态度,不思索人类的命运和境遇,也不再背负艺术探索的重负,电影势必沦为光影技术空泛的载体,或者只是生活的小甜品,这就和电影诞生之初的艺术理想背道而驰了”可知,电影既要有光影艺术,也要体现导演的思想和精神。

2.C C.“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为“既重视电影物质层面的精心设计,也重视电影精神空间的开创,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和综合,让观众在黑暗的影院里真正感受何为有创造性的梦幻艺术”可知,选项漏掉“重视电影物质层面的精心设计”这个方面。

3.B A.只强调了剧本而忽视了导演的重要性,不符合材料二所说“当一个导演愿意做这种案头工作、花这种笨功夫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导演身上有一种艺术抱负和艺术雄心,也有一种要拍精品的意识”,选项不能体现导演的重要性。

C.认为导演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最重要,但原文陈述的是“导演可以把一个不摸枪、不开枪、不杀人的人,塑造成电影里的英雄,而且通过情节铺垫,让我们觉得这个英雄是真实存在的”,并没有明确指出独特的形象和艺术语言与导演的价值观哪个因素更重要。

D.强调电影与观众产生了共情,这是材料三的观点,不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

4.(4分)①举例论证。列举张艺谋的事例以及《色戒》《血战钢锯岭》来说明中国电影的困境。②对比论证。将中国导演的电影与国外电影《血战钢锯岭》进行对比,论证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5.(6分)①编写好的电影剧本。②导演和制片人不过多迷信资本的力量,具有艺术的专业精神。③导演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通过独特的形象和艺术语言来完成对这种思想和精神的呈现。④导演要能寻找到创作者与受众间的“情感共同体”。(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

6.B。“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分析欠当,“悲惨命运”用词过当,只是表现他们生活不易。7. 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理解不当,应当是为了表现理发师傅一家的生活艰难。

8.(4分)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每点1分)9.(6分)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

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

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

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10.D(原文标点为: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1.D(“灵”为恶谥)

12.A(李神通只是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房玄龄等人,并没有说自己的功劳最大)

13.(8分)(1)叔父是皇族的至亲,我对您确实没有什么吝惜的,但是不能凭借私情胡乱地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判断句式1分,爱1分,句意2分)

(2)君主,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头混浊却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使动用法1分,而1分,句意2分)

14.①不徇私情,公平公正。②访求贤才,不拘一格。③体察民情,虚心纳谏。④以诚治国,反对诈术。(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初九),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九月己酉(二十四日),太宗与群臣当面议定开国元勋的爵位食邑。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止。淮安王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现在房玄龄等人的功劳却在我之上,我内心不服。”太宗说:“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了大唐江山,论功行赏,功劳本来就应该在叔父之上。叔父是皇族的至亲,我对您确实没有什么吝惜的,但是不能凭借私情胡乱地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于是大家都心悦诚服。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荐举一个人。太宗质问其原因,封德彝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正应当担心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诬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闰三月,壬申(二十日),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得到十几张好弓,自认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最近拿给做弓箭的弓匠看,他说:‘都不是好材料。’朕问他原因,弓匠说:‘木料的中心部分不直,所以脉纹也都是斜的,弓力虽强劲但箭发出去不能走直线。’朕这才醒悟到以前对弓箭的性能分辨不精细。朕以弓箭平定天下,而对弓箭的性能还没有能完全认识清楚,何况对于天下的事务,又怎么能遍知其理呢!”于是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夜班,多次接见他们,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和政治得失。有人上书请求除去奸佞之人,太宗问:“奸佞之人是谁?”回答道:“臣身居草野,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之人,希望陛下对群臣说话的时候,有时假装恼怒加以试探,那些坚持道理、不屈服于压力的,便是耿直的忠臣;畏惧皇威、顺从旨意的,便是奸佞之人。”太宗说:“君主,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头浑浊却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君主自己使用诈术,又如何能要求臣下耿直呢!朕正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你的建议虽好,朕不采用。”太宗的神情、风采英武刚毅,众位大臣进见他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见人上朝奏事,都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之言。他曾对公卿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一定要借助于镜子;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然要善待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臣阿谀逢迎,顺从旨意,君主就会失去国家,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对隋炀帝阿谀奉承以求保全富贵,炀帝被杀后,世基等也难免一死。望你们以此为戒,每件事的得失,都要不惜畅所欲言!”

15.C(C项,“心情如水一样平静”错误,“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两句意思是: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可见并非“平静”。)

16.(6分)①借景抒情。借“小风”“疏雨”这些意象渲染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主人公凄苦的心境。(分析叠词“萧萧”也可)

②用典。“吹箫人去”用弄玉、萧史典,委婉含蓄表达主人公对亡夫的深切悼念;“一枝折得”用陆凯折梅寄远的故事,表达独居的孤苦。(分析出一个典故即可)

③设问。“肠断与谁同倚”句,用问句强烈表达了主人公在丈夫去世后肝肠寸断、无依无靠的痛苦。(答反问、直抒胸臆也可。)

17.(6分)(1).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良将劲弩百思特网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8. A(例句与 A 项均为比喻,B 项为拟人,C 项为夸张,D项为借代、互文。)

19. C(”伴随”和”随之”不能同时出现。)

20.(5分)示例一∶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

示例二∶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

(①去掉”细数”或者在”之所以”前加上”它们”。②去掉”的原因”。③调整语序∶”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每改对一处得2分,三处全对得5分)

21.B(互助:互相帮助。救助:拯救和援助。此处指互相帮助,应选“互助”。包容:宽容;容纳。收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左手网 立场

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你的每次转发朋友圈,我都认真的喜欢!!!

发表评论

左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