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是什么意思(首当其冲的意思是什么)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全凭主观臆想,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必然事百思特网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百思特网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性。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刷题巩固

01、下列语句与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横切牛羊竖切猪,要省力气看纹路——办事要按客观规律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限制

C.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百思特网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真理来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原理,需结合选项具体分析。A项表述正确,做事情要按照客观规律,才能更加容易的完成。按照牛、羊、猪的原有纹路进行切割,会更加容易且省力气,遵循了客观规律。B项表述正确,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想要完成一件事,如果没有很好的利器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表明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C项表述错误,屋子本来就破了,可是偏偏又赶上连夜下雨。船本来就漏水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只体现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并未体现出前进性。D项表述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登高山才知天之高,临深渊才知地之厚,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02、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是说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这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实践观察,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本题答案选C。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左手网 立场

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你的每次转发朋友圈,我都认真的喜欢!!!

发表评论

左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