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怎么防控?无症状感染者传染风险大吗?

外界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关注近期陡然升温,实际上,这股疫情潜流并非失控,相关处置措施一直视同确诊病例。更值得的关注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有望全盘公开,公众疑惑有望一一解答。

3月29日,河南省卫健委通报了一例本地新增病例。

该患者为漯河市的王某某,3月28日20:20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经流调发现,王某某与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此前数日,山东德州、贵州贵阳、四川绵阳等地接连报告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浙江嘉兴还出现了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关联本地确诊病例的情形。

陆续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一度令公众的情绪再度绷紧:目前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传染风险多大?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能否公布?

对于公众而言,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担心无可厚非,但对于政府而言,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措施也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尺度。

按照规定,地方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期相关部门有望将无症状感染者的统计数据向社会公开,并建立起发现一例通报一例的制度。

“我估计将会公布。这有什么好瞒的,没有人有刻意隐瞒的动机,只是沿袭过往惯例而已。”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

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之惑

按照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的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其具有的传染性不容忽视。但是,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并未完全公开,公众出于对于真实数据的未知而开始心生不安。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到底多少?虽然有很多研究进行了模型计算,但终究缺乏大规模数据调查。

3月25日刊发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的《1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点分析》,对武汉儿童医院115例儿童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特点分析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达到53%。

更有甚者,《自然》杂志刊发文章称“30%—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者莎拉估计“40%的新冠病毒传播是无症状的”。

目前网报系统有各地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还有一些研究者利用模型推算的数据。这两者都不能真实反映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获得真实的比例还需开展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上述专家称

该专家认为,网报数据不真实是指,各地发现并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在密接人群、对一些特定人群人员开展筛查时发现的,这种发现是机会性的,不能反映无症状感染者的这个群体的全貌。

其实,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二期刊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文中,已经把2月11日前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公布,只不过当时外界更聚焦于确诊病人数据,而忽视了这组数据。

该论文研究者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报告的所有中国内地新冠肺炎72314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为16186例(22.4%),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14.6%),无症状感染者889例(1.2%)。

“过去一般也不公布传染病的无症状感染者,但也有例外,比如HIV感染者。这次并非故意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出于考虑疫情早期无症状感染者还没有凸显出来,只是偶尔发现,这些无症状阳性检测者有不少实际上是潜伏期感染者,即过渡性无症状感染者。在一些地区比,这些无症状者有70%左右会变成确诊病人,有些地方则这一比例要低。”上述专家表示。

上述专家同时认为,正因为此,此前公布数据的意义有限,但现在确实应该报。现在公布的意义在于,一是防止地方出于不愿意打破病例‘零增长’的考虑,有意将本该确诊的病人报成无症状阳性检测者;二是有利于社会对疾病风险建立真实的感知。

“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李克强总理3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

“无症状感染者及时公布是最好的,不过目前也是发现一个公布一个,同时公布流调的情况。这种公布可能会让其他地方提高警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对第一财经表示。

另有传染病领域专家认为,“目前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是按照确诊病例来报告,以及进行隔离和管理的。不过我觉得有必要公开整体数据,这样可以告诉公众: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是多少,里面多少是核酸阳性的,阳性的有多少发展成病的,传染性大小或强弱;多少属于抗体阳性的。

该传染病领域专家表示,至少让人们知道,核酸阳性无症状的不需要过度关注,也不需要特殊治疗,按照隔离模式处置即可。单纯抗体阳性的有免疫力了,也不用担心,只有核酸阳性的那部分人和家人密切接触后才有可能传播。”

管控无症状更重要

随着疫情的大浪潮过去之后,无症状感染者的这波潜流也将浮出水面。

“现有证据看,无论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还是过渡性无症状感染者(处于潜伏期的患者)都有传染性,但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要低于患者。由于发现每一个无症状者在实际工作无法做到,防控的着力点还是要放在病人的早发现和早隔离以及密接管理上。”上述专家表示。

但在疫情形势逐步得到控制的当下,无症状感染者的频繁出现,也给防控工作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无症状感染者一直都在,不过,从现在国内已实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基本‘清零’,说明防控措施行之有效。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没有阻碍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唯一要做的是,找到无症状感染者,且一个不落地管起来,才能阻断传播。”曾光认为。

事实上,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并不会因为数据公开或者不公开,其处置方式有改变,在中国整个防控措施下,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一直都采取视同确诊病例的处置方式。

“每种传染病都有国标,确诊病例都按照国标来处理。国标的存在就是为了不出现不同的解释。但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是与时俱进的方案,会不断调整。虽然无症状感染者不在确诊病例里面,但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同样需要隔离处置,以及追踪调查,与确诊病例的处置方法一样。不存在刻意隐瞒,中国的防控策略是针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病毒。”曾光说。

事实上,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处置措施的实施,也早于对它的“传染性”认知。

在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要求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确诊病例一样,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的,需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同时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后2小时内上报流行调查报告。

同时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采取集中隔离14天,或隔离7天后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其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与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接触后14天。

上述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采取的防控措施,早于明确它成为“传染源”的时间。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五版诊疗方案,其中传染源中增加了一个: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尔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四版)》要求,“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提高了排查的敏感性,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和输出。要求基层主动对近两周有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且出现呼吸道等症状作为重点人群开展筛查、采样和检测,提高病例发现的及时性。

没有将无症状感染者列入确诊病例,不意味着我们对它放松警惕。实践表明已有防控措施的有效,下一步应对无症状感染者,也要相信整体防治效果。”曾光表示。

中国此前追踪新冠病毒“潜伏者”主要有四种途径: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另据介绍,无症状感染者被找出后均按照要求隔离观察,直至核酸检测转阴才出院

“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都会采取隔离措施,对其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做到发现每一个无症状感染者,除非进行持续的普遍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播上的作用要显著低于发病者,关键还是要及时发现病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左手网 立场

喜欢就转发朋友圈吧!

你的每次转发朋友圈,我都认真的喜欢!!!

发表评论

左手网